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动物园 >> 上海动物园新闻 >> 正文 >> 正文

孩子有这5个坏习惯,说明你把他养得很

来源:上海动物园 时间:2022/12/23

导语:孩子有这5个“坏习惯”,说明你把他养得很好,父母就放宽心吧。

“又捣乱!能不能省点心?”

“不能玩抽纸,说过多少遍了?”

相信这样的对话一定在很多有娃的家庭里发生过吧。

孩子日常行为“诡异”,让家长忙得不可开交,说又不听,打又不管用。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乖巧,家长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安静听话,所以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只要是家长觉得不好的行为习惯,都会想尽办法让孩子改正。

但是育儿专家告诉我们,孩子顽皮活泼其实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这说明孩子有活力,智商也非常高。

各位宝爸宝妈们可以留心观察一下,如果孩子有这5个“坏习惯”,说明你把他养得很好,父母就放宽心吧!

1、宝宝爱“吃手”

宝宝吃手的这项行为表现,在医学上称之为“吮手指”,指宝宝反复或不自主地吸吮手指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吸吮手指多始于~4个月的婴儿,并在7~8月龄达到高峰,2岁后逐渐消退。

由于在触觉系统的发育中,口部触觉是最早成熟的区域。所以两岁前宝宝吃手,其实是在利用口部来探索和认知外部世界。

而宝宝能够轻松将手放到嘴里,需要依靠肢体动作的互相协调配合才能做到,这一点就是非常大的进步。

除此之外,宝宝在口腔敏感期内获得大量的口腔触觉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元的连接,并在大脑功能区中连接一片能够控制口腔肌肉、舌头、嘴唇等的神经网络。这个网络,对于将来宝宝的语言发育帮上大忙!

因此,老岳建议宝宝在两岁前,家长在保证安全卫生的情况下,可以让宝宝尽情地“吃”个够,顺利渡过口腔敏感期。

假如说宝宝在两岁以后还存在“吃手”“咬指甲”等习惯,家长就需要加以重视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在手指缠上纱布,轻轻给宝宝牙龈、软腭、舌头等部位做口腔触觉按摩。

另外,平时多让宝宝嚼一些坚硬的食物,如坚果、牛肉干等等,以弥补宝宝的口腔触觉体验。

2、喜欢扔东西

6~12月龄的宝宝喜欢扔东西,并不像大人理解中的捣乱行为,而是因为正处于手臂发育敏感期。

这个阶段主要的表现就是乐此不疲地“扔东西”,拿到什么扔什么、其实,这是宝宝手眼协调发展的标志,属于正常现象。

当宝宝开始扔东西时,意味着他们已经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手了。儿童为了获取空间定向、位置定向的能力,所以通过抛物体来判断自己和空间的位置关系,将带来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初萌芽。

同时,也代表着孩子的大脑、眼睛、手部、肌肉等多个部位开始协同工作了,这是成长发育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但过程中,家长也需要正确引导,比如可以准备一个篮子,让宝宝试着将手中的物品投掷进去,但要注意选择毛绒或塑料类物品,以免伤到宝宝。

、爱疯跑蹦跳

宝宝两岁的时候,随着身体发育的逐渐完善,你会发现他的运动天赋好像突然被激发出来,特别喜欢闷着头往前跑,上蹿下跳,拦都拦不住。

这时候,很多家长怕宝宝乱跑乱跳产生危险,便让孩子待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坐着、躺着。

实际上,两岁是宝宝的运动元年,他们的跑跳等行为都是在进行自我的前庭刺激。

在低头跑步时,宝宝会动用眼球观察方向,感受头部的角度和身体位置的变化,以此锻炼空间感和方向感。

4、总爱说“不”

同样是磨人的两岁,宝宝会非常喜欢说“不”,且异常固执,叫他往东偏要往西,从惹人喜爱的乖宝宝一下成了“叛逆”的娃。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实则是宝宝进入“第一反抗期”的标志,也是他们独立意识的开始。

通过大声地说“不”,宝宝能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他们大部分的反抗行为,也都是在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长大了,自己能行。

这个“叛逆”的过程,是宝宝形成自我的过程,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个性。所以,家长的应对方法就异常关键。

当宝宝拒绝你,想要独立做某件事时,家长要学着适当放手,尊重宝宝的意愿。

另外,面对宝宝无理的拒绝,比如该回家时却不回,哭闹着必须要买某件物品时,家长可以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和宝宝进行沟通。

但为避免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在出发前强调今日玩耍的时间和购买物品的件数,给宝宝树立规则意识。

5、话很“多”

在父母眼中,孩子话多、喜欢问为什么就是一个“小毛病”。

当孩子学会说话之后,只要一见到陌生事物,就会追着家长问这问那,摆出一副"spandata-bjh-target="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对此很多家长也是颇为烦恼,有时候刚想休息一会,就被孩子给吵醒了。

不过,家长们可别只看到孩子吵闹的一面,孩子喜欢问问题、话多通常是语言能力强的表现。

麻省理工学院发布了一则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到:在同龄人中,爱说话的孩子比不爱说话的孩子智商高出不少。

这项研究成果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相关领域的激烈讨论。因为在此之前,美国民众普遍认同的结论是:爱阅读的孩子更聪明。而这个结论源自于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托德·雷斯利和贝蒂·哈特在年进行的一项名为“万字差距”的调查。

调查过程中,哈特和雷斯利通过观察并记录了42个孩子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语言习惯和词汇量。

最终调查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的孩子,那些词汇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而麻省理工此次的研究是专注于对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调查与记录,他们利用技术手段收集了孩子们大脑中语言活动控制区域的图像并进行对比,发现真正影响孩子是否聪明的不是词汇量,而是孩子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