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确诊到现在,已经陪伴他整整7个月,孩子的进步很大,虽然缺乏主动性语言,但是比起7个月前真的变化很大,陪伴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三点:大量体验,应景式旁白,引导社交和模仿,目前孩子的状态:
1.主动性语言很少,提需求就是:嗯嗯嗯或者咳嗽
2.认知性语言不少,认和说一些物品,数字1-30都没问题
3.能听懂大部分指令,大部分时间能给予回应
4.与妈妈依恋很好,眼神和爸爸妈妈也不错
5.画画能安坐至少30分钟
6.有物权意识,自己的玩具被拿走会抢回来
7.情绪基本恢复正常,偶尔因为需求未满足和挫败会打滚
8.会看别的孩子,但是还不会与他们玩
9.能与爸爸妈妈玩简单的互动游戏
因为孩子能力和认知的进步,目前主要干预的重心回到核心症状即「社交障碍」,那么我们的工具是什么?实践有效的就是小游戏,这个不一定照搬别人的教程就有效,得基于自己孩子能力和与孩子玩耍的过程不断总结出特有的游戏方式,以下是亲身实践有效的小游戏,当然不一定对你的孩子也有效,前提是孩子能听懂一些指令,并有一定的认知,只当参考就好。
游戏后续会不断更新.....
1.用足球踢玩具
参与人:爸爸,孩子
目标:运动,互动
场地:客厅
器材:足球,玩具牛和羊
流程:
爸爸问孩子「宝贝,我们踢足球,好不好?」
孩子回应「嗯嗯」表示他答应了(不要反复问)
爸爸继续问「宝贝,去拿足球,还有牛和羊」
孩子会去找足球和牛羊
爸爸负责摆好牛和羊,然后说「预备」
此时孩子会放好足球准备踢的动作
等孩子看向爸爸时候,爸爸说「开始」
孩子就用脚用力踢球,目标是踢倒牛羊
然后爸爸兴奋的鼓励孩子「你最棒」
总结:
单纯让他踢球意愿不强,所以要加入有趣的东西,用球踢玩具他就感兴趣了。
编辑搜图
2.动物园喂动物
参与人:爸爸,妈妈,孩子
目标: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互动,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