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专属任务#笔者自年少时曾不少次路过位于延安东路上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旧馆,但都一直未曾进去过一次,可能是因为每次路过都几乎看不到什么人进出,而且门头有显得太过古板严肃激不起孩子的探索欲吧。其实像上海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这种太专业的场馆,对于孩子,恐怕除了学校组织,真的很少会有自己主动要求的,各种游乐园难道不比全是标本的死板场馆香吗?
但从几年前自然博物馆归并科技馆并移址新馆后开始对新的自然博物馆有所期待,毕竟上海科技馆从开馆到后期陪同外地友人陆续去过几次,除了后期对科技馆部分展品设施陈旧残损有些遗憾,但总体对科技馆的互动以及展出形式等评价颇高,因为有了科技馆的背景所以爱屋及乌的对有亲子游览计划的朋友会在推荐科技馆的时候连带带上自然博物馆,但很多东西真的只有亲身体验过后才有发言权,在前不久亲子去过一趟后,自然博物馆从此就从我的推荐名单上消失了。
因为是从博物馆后门附近到的(也就是差不多地铁13号线自然博物馆站1号口附近),所以没看到博物馆正面,也就没觉得建筑有什么值得拍的,直接检票入馆。一入馆觉得好像挺现代的,有了稍微一丝丝期待。
电梯往下到了L2层,比较期待的四维影院没开,好吧,能理解。但是,起源之谜一开始展览的那些西洋六分仪,天文望远镜那些,你放模型也就算了,可很多连内部结构都没有,光有一个外观,真糊弄孩子呢?很扫兴的匆匆略过起源之谜,从坡道逐步进入L1“生命长河”展区,这里沿通道陈列的都是各种飞禽走兽的标本和少数已灭绝的如恐龙,猛犸象等的化石以及科学恢复后的形象模型。但是不明白既然叫生命之河为什么不能按各生物的存在时间陈列,完全是怎么好看怎么摆,没有源头,没有汇入的能叫河吗?上图的这些标本,绝大多数动物园都有,有些在野生动物园还能近距离观看活物甚至互动,不比看标本“香”?不说孩子能学到什么,大人除了摆POSS拍几张美照打卡一下,又能学到什么?
体验自然和触摸池当天没开,看规模也没啥期待的,不要说正儿八经动物园没有吗?现在很多私人的室内动物园也没差多少好吗!!
B1的演化之道展示的倒是动物园里见不到的那些远古甚至近代才灭绝的动物化石和修复模型标本,但是大部分展品还是看不明白它的主旨“演化”体现在哪儿?怎么演化?为什么演化?除了少部分标本展示能够直观地看到海洋生物是怎么上岸的,以及多媒体播放的物种进化动画片,但是这种动画片有必要非来博物馆看吗?现在什么年代了?条件好点的家庭在家都能看VR甚至全息影像啊!
这层展馆唯一让我觉得长见识的就是这几块土层岩层的实物了,第一次很直观清晰地看到不同的沉积年代层,个人觉得光这几块实物标本讲述出来的故事都胜过前面那些杂乱,华而不实的标本强。
再往下一层B2M,“上海故事”应该算是个夹层,讲的大概是上海这块地面的历史演化进程,这层找了一下居然一张照片都没拍实,唯一的印象深刻的是一组湿地环境的剖面标本,湿地现在虽然不少见,但是底下看不到的剖面是真的外面看不到的,唯一的感叹是蛏子好多啊,呵呵,这个大概只有用心看过这组标本的人能懂。这个展厅在前几天去过广富林文化展示馆后基本两厢对比后已经被我贬的被甩十条街了,后面会抽空整理个广富林遗址公园的。
最下一层B2当天好像探索中心没开,“生态万物”,“人地之缘”,“缤纷生命”,“生存智慧”这几块展区又是一堆标本的堆砌,除了生存智慧还是比较能够体现出动物各种拟态场景外其他的毫无特色。倒是“大地探珍”展区展示的很多原矿让人大开眼界四四方方的黄铜原矿,传说中的狗头金,海胆一样的辉锑矿等等。
至此,上海自然博物馆当天开发的场馆差不多都走马观花了一遍,回来的感受就是如果是本地人,就把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一定去一次的自然博物馆留到什么时候学校组织吧,好歹能换回一篇诸如“我今天去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看到很多标本,学到很多知识”的内容空泛或作文或日记,然后老师们在几篇言辞优美的文章上打上高分,至于真的有学到些什么?能有几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