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有了儿子,江西女子宋敏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却被告知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接着儿子又被查出是唐氏儿,是把儿子送人还是自己抚养?宋敏和丈夫有了分歧,最终丈夫放弃了她和儿子离开了家……
宋敏来自江西婺源,一个风景如画的城市,她是教师,丈夫是公职人员,只是两人结婚四年没有宝宝,不得不说是二人的遗憾。医院一检查,发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不过,医生告诉她,改变一下生活状态,用药物调理,还是有怀孕的希望。几乎就在宋敏以为自己怀不了宝宝时,31岁的她竟意外怀孕了,这让宋敏夫妇喜出望外。
为了这个宝宝,宋敏早早请了产假,在家中精心“养胎”。孩子终于出生了,宋敏和丈夫几乎还没有享受儿子带来的喜悦和兴奋,医生却告诉他们,宝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以后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甚至喂养的过程都要小心翼翼。
不过,医生同时告诉他们,这种心脏病并非不能治疗,有些孩子慢慢长大后,心脏自己会长好,即便长不好,也可以通过手术治愈。医生这么说,二人终于松了一口气,觉得这对于他们而言,不是问题。
宋敏给儿子起了乳名“壮壮”,希望儿子长大后身体壮实。然而,宋敏发现壮壮成长似乎也有些问题,明显比同龄孩子发育缓慢,三个月了,连翻身的动作都做不好,半岁的时候,宋敏发现儿子对周围的事情明显反应迟钝,她对丈夫说,莫不是儿子除了心脏,还有其他问题?
夫妻二人连医院,医生一检查说:“唐氏儿,养大后也可能是个傻子。”医生冰冷的话语,犹如晴天霹雳,让宋敏夫妇惊讶得说不出一句话。
宋敏不相信儿子是这样的孩子,和丈夫带着壮壮去了上海、北医院,挂号专家门诊,但是结果都是一样。丈夫说:“养大了也是个傻子,既然这样,咱们把孩子送人吧!”宋敏很不甘心地说:“自己的孩子都不养,别人又怎么能对他好?”
是否把壮壮送人,夫妻二人的意见发生了分歧,丈夫说服不了宋敏,觉得孩子会拖累他们一生的幸福,最终选择和宋敏离婚。
从民政局出来,宋敏抱着儿子痛哭了一场,哭过之后,她毅然决定,此生再也不婚配,一心一意抚养儿子。
宋敏查阅过唐氏儿的相关资料,唐氏儿是一种染色体的畸形,孩子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大脑发育缓慢,身体状况不好,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与同龄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她只希望儿子能够健康地活着。
作为一名教师,宋敏知道即便是健康的孩子,也是有个体差异的,就像班上的同学学习成绩有优劣之分一样,她把壮壮当成一个接受能够差的学生,当然事实上比差学生还要差,对于这样的学生,最需要的是老师的耐心和细心。
正是多年教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宋敏对儿子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她对儿子的要求不高,儿子不会说话,连发声都含混不清,她就一遍遍地重复着同样的一个音节,阿、吧、嘛……,壮壮不理解也没有关系,只要儿子张嘴就行。在宋敏的耐心引导和不懈努力下,壮壮在两岁半的时候,终于吐出了“嘛——”这个音节,而且还把“嘛嘛——”连读,听起来就是“妈妈”的同音,宋敏顿时泪如泉涌,她觉得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儿子不会真的变成傻子,只是接受能力差而已。
宋敏工作之余,都是陪着儿子的,带儿子去游乐园、去动物园、去孩子多的地方、陪儿子做亲子游戏……虽然她知道儿子的脑子不灵活,但他不能让儿子背负着自己“笨”的心理,相反儿子每一点一滴的进步,她都会夸大其词的表扬,让儿子对自己充满自信。
正是因为宋敏的诸多付出,儿子在她眼中成了一名唐氏儿的“优秀生”,相比而言,儿子聪明很多,而且懂得很多。儿子四岁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说出完整的话,尽管有时候可能会词不达意,但是能够讲出来,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儿子6岁时,宋敏终于意识到,自己能够给予儿子的教育并不系统,儿子需要正规而系统的教育,放在普通的小学可能不行,她就让儿子上特殊学校。
宋敏对于学校的管理并不完全放心,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深知每个老师对学生也有亲疏之别,壮壮在家中是她一个人的宝贝,到了学校后,如果被老师忽略,很可能造成儿子的“失落感”。加上儿子先天性心脏病,走路都气喘吁吁,更容易被其他孩子欺负。考虑到这些问题,宋敏觉得必须给儿子一个适应过程,所以,儿子最初上学时,宋敏几乎每天都陪着壮壮,如果自己没有课,她甚至一直等在教室外面,默默地看着儿子在课堂上的表现。
学校的老师很委婉地告诉宋敏,她已经影响到了其他孩子,也会让其他孩子形成攀比心理。老师这样说,宋敏也能理解,然而令她猝不及防的是,仅仅几天之后,壮壮在学校被一同学推倒在地,壮壮因为生气,出现了呼吸困难、脸色发紫,医院抢救。
壮壮被抢救过来后,宋敏也气得哭了,当场质问老师,壮壮进校时,她一再强调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让老师特别关照一下,为何还出现那种状况?对此,学校出现向她道歉,并承担了一切医疗费用。
此事之后,医生建议对壮壮进行心脏手术,尽管费用昂贵,宋敏还是咬牙决定给儿子做手术,以免再次出现危险状况,而且因为壮壮和另外一个孩子发生矛盾的事情,让宋敏意识到,相对于其他,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重要。
然而,当宋敏正筹钱给儿子手术时,医生告诉她,壮壮的情况复杂,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宋敏一听顿时慌了神,忙问医生儿子是不是不好治?医生也只是说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让医院。
此后7年,宋敏带着儿子去南昌、武汉、医院,先后对壮壮进行了三次手术,才终于把儿子心脏上的缺口给补上,随着儿子身体渐渐好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走几步就气喘吁吁,脸上也开始出现了红润的血色。
这期间,宋敏一直亲自教育孩子,这个“差生”的表现,常常让她感到惊讶,似乎并不像大多数“唐氏儿”一样看起来很笨,她觉得儿子越来越“聪明”,说话、做事也渐渐脱离了幼稚的范畴,甚至学会了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随着壮壮的身体渐渐康复,儿子显示表现出了应该有的童真,喜欢在下雨天穿着雨靴踏水,喜欢在太阳下追逐自己的影子,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卡通图片……。最让宋敏感到欣慰的是,儿子很有爱心,给一些流浪猫狗食物,给路边乞讨的人放几块钱的钢镚,宋敏觉得儿子心地善良,也乐于让儿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接下来十余年的摸爬滚打中,宋敏一如既往地陪伴着儿子成长,儿子在特殊的学校里,成了一名优秀的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出彩”,知书达理、讲文明礼貌。虽然相对于正常的大男孩,壮壮看起来依然是“笨笨”的,但在其他唐氏儿的眼中,他就是翘楚了。而且,壮壮还是一个暖男,已经能够帮宋敏做家务和处理一些常规事情。
从残疾人教育中心毕业后,宋敏在一家公司给壮壮找了一份工作,每个月块钱,壮壮一分不少地交给了她。壮壮的工作非常努力,公司的主管还是非常喜欢他的,觉得壮壮是个“人才”,而壮壮心中非常清楚,他能够健康幸福地成长,都是妈妈的功劳。
一个单亲妈妈抚养患有唐氏儿儿子的感人经历,单亲妈妈抚养正常的孩子都不容易,何况还是一个唐氏儿,其付出的艰辛要比一个正常家庭多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壮壮能够最终走上工作岗位,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外,他应该感到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个有耐心的妈妈。
唐氏儿实际上是指患有唐氏唐氏综合征的孩子,唐氏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又称为21-三体综合征,或者叫作先天愚型。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受精卵发育的过程中,在减数分裂或者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不分离。
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有着很明显的面容特征,眼距增宽、鼻梁低平、耳位低、伸舌流口水等,比较突出的表现是孩子智力发育迟缓。此外,唐氏综合征的孩子,会有肢体或者脏器的畸形,就如同壮壮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样。
唐氏儿不能完全根治,只能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帮助孩子渐渐达到能够生活自理的状态。
在很多外人眼中,患唐氏儿的孩子就是傻子,不过,作为父母,对于这样的孩子一定不能放任不管,他们或许不会像正常人一样,能够对事物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或许在智力上相对低下,但是如果像文中的宋敏一样,尽心尽力地去抚养他们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