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野生动物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熊伤人事件,导致一名工作人员死亡。有游客亲眼目睹了这一惨剧,表示受到惊吓。后园方证实了确有此事,饲养员被熊攻击后已死亡。目前,园方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件调查。
这样的动物园惨案,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年7月,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东北虎园内,发生的老虎伤人事件就曾引起轩然大波。年12月,长沙生态动物园内一头大象突然发“狂”,用象牙攻击驯养员,致其受伤严重后抢救无效死亡。年7月,瑞士苏黎世动物园里一只西伯利亚虎攻击饲养员,致饲养员当场死亡。面对频发的悲剧,如何加强防护,保护好工作人员和游客的人身安全再度成为动物园管理的最重要课题。
被群熊撕扯致死到底哪里出了错
一名游客发布的朋友圈消息显示,他们当时正乘坐大巴车游览,无意中看到一名饲养员被熊拉扯住,旁边还围了几只熊,院内有一台挖掘机正在施工,挖掘机司机看到后忙下车驱赶熊群,但没有成功。为躲避围攻,挖掘机司机只得又躲回了车上。熊群将饲养员围住后就拖走了,只丢下了衣服和掉落的鞋子。
据另一名园内工作人员透露,当时园内只剩下一堆骸骨,其余部分都被熊分食。发生如此恐怖的事件,给动物园的运营也造成较大影响。当日,动物园便发部公告,宣布暂停开放,部分购买了门票仍未入园的旅客,可申请全额退款。
对于发生惨剧的原因,说法不一。有人指出,园方没有给熊足够多的食物是激起凶性的最关键原因。熊本身就是肉食动物,天性凶猛,尽管受过驯化但仍然保留着本能,一旦有人此时挑战它们的底线,就很难防范其攻击性和侵犯性的行为。还有人指出,是挖掘机司机施工中出现问题,饲养员前去沟通,停留时间过久,导致不幸遇难。在动物园里进行施工、饲养等操作,稍有不规范,就可能引发惨剧。
群熊致饲养员死亡动物园需承担责任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饲养动物损害责任。根据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时,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动物园应当查清事实,承担相关责任。
在此次事件中,饲养员是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与涉事动物园为劳动关系。虽然动物园未公布具体细节,但从新闻中可以推断出,其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而遭到群熊撕咬。无论其实施作业过程中受到动物伤害是否有自身原因,都应当被认定为工伤,动物园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饲养员也享有工亡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如此悲剧发生,反映出动物园管理存在严重问题,令饲养员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下就进入猛兽区。动物园应当积极整改,彻查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和培训工作。饲养员在实施动物园作业时最好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麻醉枪、专用防护服、电棍等。同时采取隔离喂养、无人机喂养等方式。让人类直接接触凶猛动物,即使再熟悉也难控制意外发生。
野生动物园饲养员的遇害让人深感惋惜,一方面动物园需要对逝者家属表示深切慰问,积极承担责任,做好赔偿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履行园方所作出的承诺,进一步加强各方面安全管理,全力做好事件处置和各项善后工作,并采取保护工作人员安全的措施及制度,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
保护自然人与猛兽和谐相处
对动物的关怀,也是对人类的关怀。多次动物园伤人事件发生后,有人呼吁该对这个行业进行反思,探讨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共存关系以及动物园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最初的动物园可能主要起到向公众进行科普和宣传教育的作用,也有效保护了珍稀和濒危动物。但随着人类追求发生变化,动物园经营模式也在整改,猎奇、追求刺激、渴望亲近动物的愿望被不断实现,在承担动物救助、保护、研究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游客需求,盈利金额等,导致忽视了最重要的人身安全问题。
相对于普通动物园来说,野生动物园的经营模式更值得深思。人坐在车里,对动物进行投喂,熊群、老虎等围着索要食物。这种模式虽然带给游客一种“零距离”的感受,但同时也令动物将人类视为“食物来源”,而非和平共处的朋友。一旦从人类那里得不到食物,就很可能产生过激行为。同时,受活动面积、人类干扰、饮食方式变化等影响,一些动物出现了行为规癖、厌食、抑郁症等生理和心理不健康的情况,这些都可能导致猛兽突然失控,攻击游客或工作人员致其伤亡。
野生动物园除了娱乐外,更应该起到科普作用,让人类意识到与其他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对野生动物和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如果不彻底改变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善待动物,动物终有一天会出于本能反击人类,到那时只能再次陷入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却无法补救的境地,为时已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