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
我们的照片也进入了电子化
已经很少有人再把照片冲洗出来
夹在厚厚的相册中
网络图片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
这些老照片有着特别的意义
比如说他们↓↓↓
“
对于老照片,我几乎没有抵抗力。
我喜欢老照片流淌的浓浓的岁月感,里面的人物、表情、建筑、街道、衣服、发饰,无不刻留着时光的痕迹。
当我们活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会在这些老照片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已经逝去的记忆,它们如此猝不及防地出现,勾连起与图像场景、画面语言相关联的过往。
那过往里,有已经逝去的亲人,有早就扒掉的房子,有完全改变了模样的街道,有曾经一起走过如今却失散了的朋友……
——一帆
跟随他们的脚步
从老照片中寻找
当年的记忆和故事吧
01
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年
我们家还住在庄河小镇下街
小学校在上街
每天上学需要爬一条长年流水的坡
妈妈在镇被服厂上班
总有跑不完的缝纫机
家里也常常出现各色布头
都是被服厂剩下的边角余料
分给了女工们
妈妈用那些布头
给我们拼枕头
有时候分到整块的布
还能做一件新的晚霞子
懵懂的我们
并不知道这一年有件大事发生了
……
郝华臣摄于大连
02
年
第一台电视机
我们家的第一台电视
是在80年代才购置的
为了让黑白荧屏更漂亮一些
在电视上贴了一张色纸
于是电视里的人
一律有红色的面孔
绿色衣服
黄色裤子
薛家玺摄于金州
03
年
海岛娶媳妇
我小叔结婚的时候
我们全家从庄河回到大连参加
天津街的院子里搭起棚子
借光了邻居家的碗盘筷子凳子
大厨挽着袖子满脸是汗
小叔的婚礼花了元
那是多么大的一笔巨款!
薛家玺摄于金州杏树屯
04
年
共用水龙头
奶奶家那幢有天井的院子
三层楼住了20多户人家
院子中间一根水管
大家轮流提水回家
厕所也是公用的
每家都有一把钥匙
用的时候打开
用完了再锁上
那个厕所简直是我的恶梦
成年后还时不时梦见
高维恩摄于春海街
05
年
百年大连港
大连港始建于年
日俄战争后
日本辽东守备司令部
将原来俄国时期的“达里尼港”
更名为“大连港”
大连港的客运业务始于年
年满铁当局动工兴建大连港客运站
年大连埠头船客待合所建成使用
年又增筑半圆形的玄关
在港区内铺设铁路
列车可以停靠在船旁边
旅客出入更加便捷
日本投降后
居住在大连的23万日本人
经由这里回国
年
入口大玄关和天桥走廊被拆除
当年那奇特的造型
只能从老照片中寻找了
高维恩摄
06
年
气功热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气功热席卷中华大地
不亚于如今的抖音快手
我妈带我去参加元极功带功大会
诡异的是
那天我哭得泪流满面
薛家玺摄于向应广场
07
年
小人书
家住小镇时
最幸福事情之一就是
攥着攒了几个月的零花钱
到新华书店里买几本《红楼梦》小人书
回城后那两箱子小人书
送给了小表弟
可是他不珍惜
多数都撕毁丢弃了
害得我后悔了半辈子
王大斌摄
08
年
“三点式”初现
星海公园海边
来了一群俄罗斯年轻人
其中一个姑娘穿了“三点式”泳装
引发周围游客层层围观
王大斌摄
09
年
中山广场
中山广场始建于年
时称“尼古拉耶夫广场”
是为了歌颂沙皇尼古拉二世而命名
大连解放后更名为中山广场
中山广场布局迥异于
中国传统的方格式建筑布局
呈巴黎式圆形辐射状
周围有十个路口通向四面八方
周围建筑具有浓郁的欧洲古典风味
最里层共有10座
大多建于20世纪初
罗马式、哥德式、拜占庭式
以及巴洛克、文艺复兴和折中主义风格
10座大楼10个样
10条大路10个向
吕同举摄
10
年
建设北大桥
每个大连人的记忆里都有一座北大桥
来大连读书的外地人
也都曾在“北大桥”三个字前合影留念
21世纪以来
每年的徒步大会
都有30万人次经过这里
倒是很少有人知道
北大桥是大连市与日本国北九州市
结为友好城市之后
为增进两个城市友好往来的友谊象征
北大桥与大北亭
纪念了两个城市人民的传统友谊
分别在北九州市公园中
建一个中国民族风格的亭——大北亭
在大连市建一座公路桥——北大桥
北大桥由日本人全权投资并建造
采取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技术
建成了三跨简支加劲桁架悬索桥
从年到年
历时3年竣工
郭军摄
11
年
百年有轨电车
曾经
这座城市里
有轨电车和驴车共行
也曾经
我们为是否拆除百年电车
争论不休
流动的历史
其实早就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珍存在每个大连人的记忆里
刁丕仁摄
12
年
英语角
上世纪80年代
学英语成为时髦
英语爱好者们聚集在劳动公园
参加“英语角”活动
语言成为通往外面世界的桥梁
出国潮正汹涌而来
王兆胜摄
13
年
乡野生意人
一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
沉寂了许久的东北农村变得不安分
一些有胆识的农民
在路边摆起小摊
赚到了发家致富的第一桶“金”
也有人打起“歪”主意
让人哭笑不得
庚秉堂摄于金州
14
年
服装表演
秀台设在市青少年宫
模特手持简易广告牌上场
花式裙摆、飞扬的刘海
都是当年的惊艳亮相
王大斌摄
15
年
自行车大潮
那时候
我们不知道私家车为何物
自行车才是最好的代步工具
每天上下班时的壮观场景
成为那个时代独有的记忆
薛家玺摄于金州五一路铁路道口
16
年
洋家具
抽屉桌、木椅、五斗橱
和高低柜统治客厅多年后
沙发等新式家具流行起来
很多刚结婚或者搬新居的人家
都要置办几件洋家具
王大斌摄
17
年
抢购秋菜
计划经济年代
秋菜供应是有定量限制的
年每人定量供应萝卜5公斤
白菜按重量和菜心所占比例分3等
等内白菜30公斤
等外白菜敞开供应
王大斌摄于昆明街
18
年
杀年猪
春节前夕
市职工文体中心的书画家们
来到新金县四平镇
为农民书写春联
这边是散发着墨香的春联
那边是刚杀好的年猪
正在褪毛
套袖、搪瓷盆
都已经远去了
姜凤翔摄
19
年
婚宴
那个年代的婚宴
无论请多少人、放多少桌
全都由自己操办
如果能请到群英楼、海味馆的大厨
证明这家人有面子
除了给大厨备下红包
新人还需单独敬酒敬烟
王大斌摄
20
年
动物园大搬迁
从年的电气游园
到年的小村公园
年更名为文化公园
年改为鲁迅公园
年建成大连动物园
它们都在青泥洼桥同一个位置
老动物园面积不大但动物齐全
印象最深的是进门的大鸟笼
迁至白云雁水后
它更名为大连森林动物园
邹世伦摄
21
年
全民集邮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
我每年都要买一套当年的邮册
到如今也坚持了快30年
当年人们有多热爱集邮?
年年末
市集邮公司办新证换发
集邮爱好者从四面八方赶来
才8点钟
中心小学院内就涌入了5万多人
卢国忠摄
22
年
蜂窝煤
那时候大连还没有完全集中供暖
一些老旧的房子还得烧炉子取暖
蜂窝煤仍然有不小的市场
雪林摄
23
年
小王裁缝店
三八广场附近“小王裁缝店”里
大人忙着缝制、剪裁
借读的孩子正在写作业
妈妈说初中后就得回老家念书了
这是没法选择的
而今国家出台政策
孩子再不用面对分离的痛苦
雪林摄
24
年
绿皮火车
从庄河开往大连的绿皮火车
即将进入尖山站
在私家车还少的年代
这是春节后回城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站台很短、没有候车室
小站在年停用
取代的是大丹高铁
车次多、运行时间短,方便快捷
雪林摄
25
年
公共电话亭
那时候手机已经逐渐普遍
但街头依然可以看到公共电话亭
如今,你用力寻找也找不见了
时代前进
总有一些东西要消失
吕文正摄
26
年
赶海大军
退大潮了
村民推着自行车
去海滩挖贝
队伍逶迤绵长
王士俊摄于海洋乡
27
年
特大风暴潮袭击
那天晚上
我们很多记者都在采访的路上
有位年轻女记者在刘家桥的天桥上
寸步难行
狂风刮掉了天桥的栏杆
她几乎是匍匐着爬了过去
毕崇明摄
28
年
儿时的礼炮
突然听到久远而熟悉的声音
那是儿时城市小巷
走街爆苞米花的声音
40年后听起还令人激动
程义聚摄于营城子新春大集
29
年
旧貌新颜
新旧照片分别拍摄于
年和年
渔人码头相同地点
陈冯晓摄
这些照片
作为《影像见证40年》展的一部分
目前正在展出中
主办:大连市文联
承办:大连市摄影家协会
展出时间:12月11日—18日
展出地点:西岗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