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动物园 >> 上海动物园发展 >> 正文 >> 正文

迷你动物园拿生命骗钱,又当又立

来源:上海动物园 时间:2022/12/4
白癜风可以治愈么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转自物种日历ID:guokrpac

别以亲近动物的方式,虐待动物。

最近,很多地方都热衷于所谓的新兴“迷你动物园”,它们一般设立在大型购物商城中,通过展出形象相对讨喜的动物,配以卖萌的介绍文字,成功吸引了很多家长和小朋友的注意。对喜爱动物的大人小孩来说,比起需要顶着风吹日晒去逛室外场的大型动物园,这种设立在有空调、有餐厅、有商店的购物城内的“迷你动物园”似乎又舒适、又实惠。

作为一个动物行为爱好者,自然要去这些“迷你动物园”一探究竟。遗憾的是,据我观察,至少就目前而言,参观者很难通过这些“迷你动物园”接触到动物真正神奇、迷人的一面;这种“动物园”甚至是在残害生命。家长带小朋友参观动物园不止图个乐呵,还希望提升孩子的眼界、带孩子接受“生命教育”;而参观所谓的“迷你动物园”,很可能会起反效果。为什么这么说?

01

先看看优秀的动物园

展示动物是动物园最基本的功能,不仅是展示动物的外貌(这点看展示动物经典姿态的标本会更合适),还要展示动物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行为。当动物园能为动物提供合适的环境时,动物多样的自然行为很有看头。

举例来说,不少动物园都会有细尾獴Suricatasuricatta,一种原产南非等沙漠地区的小型穴居哺乳动物。那,要如何展示它们的自然行为呢?

既然穴居,野生细尾獴是很擅长打洞的,在动物园里,充足的、可供挖掘的地面就是其笼舍丰容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供挖掘的地面”意味着展示空间不仅要考虑面积,更要考虑深度。可通过向下挖掘的方式人为“创造”出一片有足够深度、可供细尾獴自由挖掘的地面(为防止逃逸,地下还需铺设隔离墙之类的设施)。有些动物园的细尾獴展示区设计还很巧妙,让游客能进展示区的中心或地下,近距离观察动物的行为。

红山动物园的细尾獴展示区,中心的“金字塔”是个观察窗。图片:老盖仙少爷

上述细尾獴展示区的简略示意图。绘图:翼狼Elang

生活在这样模拟了自然的环境下,细尾獴自然会展现出它们的自然行为:

00:26

红山动物园的细尾獴会打洞。视频:老盖仙少爷

可以说,一个合格的细尾獴展示区,地下部分所占的空间和设计它所下的功夫,甚至可能要超过地面以上、游客看得到的部分。

参观这样的优秀动物园,不需要家长过多讲解就能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快乐。搭配用心的展示和科普,家长能迅速领会每种动物的特别之处,给孩子讲述的过程会是良好的亲子互动。

那,“迷你动物园”能把动物展示好吗?

02

再来看看迷你动物园

年10月及年2月,我参观了两个开设在商场内的“迷你动物园”,在这里,我所看见的动物都处在焦虑或呆板中:

天津市某迷你动物园中被拔光了尾羽的孔雀

广州某迷你动物园中被放置在狭小“鱼缸”中的细尾獴,一脸惊恐

为什么“迷你动物园”无法像真正的动物园那样,把动物自然的一面展示给我们呢?根本原因是场地的限制。

以我去过的两个“迷你动物园”为例,单个展示区域的占地面积都不过百余平米,甚至更小。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不仅要展示五六种动物,还要预留出游客行走的步道,属于动物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天津某迷你动物园一层展区的全貌

这些“迷你动物园”大多会展出个头小、似乎不需要太大空间的两爬、昆虫、小型鸟类、小型哺乳类。

可是这里存在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哺乳动物的体型小,并不代表需求的场地小。

广州这个迷你动物园养了鸵鸟,甚至还有羊驼……场地太小无需赘述

以刚才详细介绍过的细尾獴为例,对设置在室内的“迷你动物园”来说,商场地面不能“向下挖掘”,如果要给它们有深度的环境,就必须在地面上堆积出超过1米深的土来。然而即便是大型购物商场,常规楼层的实际高度也很少有超过4米的(不含架空层),假如铺设土层再去设置游览区域,空间势必显得十分局促。而且有了土层下的空间,瑟瑟发抖的细尾獴很可能会躲到洞里,游客就看不见它们了,显然不符合这些“迷你动物园”的预期。因此商场里的“迷你动物园”会直接放弃这一层“看起来不重要的土”,把细尾獴的展示区域设置成这样:

一层稀薄的细沙地面(天津)

或一层稀薄的碎木屑,后方活动区甚至是空白水泥地(广州)

然而,这一层“看起来不重要”、“会妨碍游客看到动物”的土,却是细尾獴的生活“必需品”。藏于地底的洞穴能为它们提供安全、舒适的休息场所。而在“迷你动物园”中,细尾獴不仅无法建筑巢穴,还被迫持续暴露在游客视线中,无任何空间让它们远离骚扰。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的动物不可避免地积蓄压力,导致行为异常(刻板、焦虑、狂躁),严重影响动物健康,还有可能会对游客造成伤害。

前面已看过鱼缸中极度焦虑、恐慌的细尾獴(广州),再看下生活在天津细沙地面的细尾獴,它们对混养的树懒表现出高度的攻击性

细尾獴、土拨鼠、(耳郭)狐需要挖土,树懒、灵长类、松鼠等则需要攀爬,都需要足够的垂直空间;而鸵鸟等需要大量跑动的动物,水獭、水豚等需要游泳或泡澡的动物,则需要广阔的平面空间。这在场地空间严重受限的室内场所是完全不可能的。连最基本的活动空间都无法保障,就更谈不上什么场地丰容了——在这里面的动物,生存都成问题,就别谈什么生活质量了。

03

道不同,不应同笼

狭小的场地除导致动物展示区完全无法满足动物正常活动需要外,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混养。这里提到的“混养”包括两种情形:

①不完全的混养。各种动物间仍占据相对独立的空间,彼此无法直接接触,但所有展示区都混合在一个相对密封的场地内。这样的情况最普遍。

②完全的混养。各种动物共用同一片场地,彼此间能直接接触。比如刚才看到的细尾獴、树懒混养。

天津某迷你动物园,细尾獴、树懒混养

动物混养会导致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①无法确保每种动物都处于最适合的环境中;②无法避免疾病在各种动物间交叉传染。

整个“迷你动物园”位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相当于是在一个场馆中进行分割,这要如何保证来自不同自然环境、有着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比如适应雨林环境的树懒和适应荒漠环境的细尾獴——都处在适合自己的条件下?

缺少环境管理会导致动物患病,缺少隔离空间的混养则会导致疾病在动物间蔓延——甚至和游客互相传染。

要知道,在普通动物园,游客与动物、不同的动物间是可以隔离开来的。工作人员在接触动物前后都必须进行严格消毒——防止人把疾病传给动物,也防止动物把疾病传给人。一旦发现患病动物,也可采取措施将其隔离至独立的笼舍中,并对其原本生活的笼舍彻底的消毒,避免同种动物和不同动物间交叉感染。

而在“迷你动物园”中,所有动物包括游客,都处在同一个大的“笼舍”里,缺乏有效的隔离手段——甚至连基本的消毒都没有。一旦其中的动物患上传染性疾病(尤其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很有可能会在同一片展示区域内的动物间快速传播开,还很可能感染与它们同处一室的游人。更糟的是,在这些迷你动物园里展出的动物有不少还是多种人畜共患病的潜在携带者。

看到这,再想想那些鼓励游客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伸手去触碰动物的“亲密接触活动”,屏幕前的你会不会觉得一阵心慌?

04

它有病,你有药么?

既然提到疾病,那就要提起另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这些“迷你动物园”,真能给里面饲养的动物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么?

动物园和标本馆最大的区别,在于动物园中的动物是活生生的。活生生,意味着会患病、有需要接受治疗的时候。替一只细尾獴进行诊断,远比替一个小孩看病更难。因此,一个普通动物园除需提供展示和圈养动物的场馆外,还需配备专业的医疗区域和兽医。因不同动物的体型、生理结构上的巨大差异,动物园的兽医团队通常由许多专精于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

除在动物患病时要进行诊断和治疗外,动物园中的兽医团队还要承担给动物进行日常体检、根据动物的情况配备食物、进行各种检验检测项目等许多与维持园中动物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为完成上述这些工作,需配置许多专门的场地,如各种实验室、空间开阔的诊疗区、给动物进行手术的手术室等。

一个普通动物园会配备专门的检测实验室

很显然,对一个开设在商场中,连最基本的展示场地都无法保障的“动物园”而言,这些“动物园标配”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么,当迷你动物园里面展出的动物不幸患病时,要怎么处理呢?

这个问题非常耐人寻味:是自行医治?医院去治?据我所知,在任何一个城市,要找到一个既有治疗细尾獴的条件和技术,医院,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05

去向何处?来自何方?

如果“迷你动物园”中的动物无法接受有效的治疗,它们很可能就会死去。往好处想,死亡是生命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就算不是患病而死,它们也可能会自然死亡。可这紧接着又会引申出一个问题——那些死亡的动物,会流向什么地方?

为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带来不可预见的传染病,动物园的动物去世后,一般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包括标本制作、高温焚化等)。提到“处理”,自然又要涉及到“场地”。很显然,在大商场里设置高温焚化炉肯定过不了消防部门和环保部门这一关的。

再往好处想:许多大城市已有成熟的宠物火化服务,迷你动物园里死亡的动物或许也能通过这类服务来完成最终的处理——可即便如此,是否能保障运输过程的无害化?能否保证动物尸体是在密封条件下全程低温运输?会不会只是被随手一包,丢弃在垃圾桶里呢?

和去向同样值得深究的是来历。某些室内动物园展出的动物是受公约保护、需办理特别许可证件才允许饲养和展出的,有部分甚至在正规动物园都难得一见。那这些“迷你动物园”展出的这些动物来源是否合法?

综上所述,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这些“迷你动物园”,本质上只是个噱头,一种商业手段,还远远配不上“动物园”这三个字。这种展示动物的方式,本质上是在伤害动物。

天津某迷你动物园,浣熊呆滞地躲在笼舍的阴暗角落

广州某迷你动物园,窝在草料上了无生气的鸵鸟

如果孩子或同行的亲友问起你这些动物怎么了,你要如何作答?

因此,至少在目前,我希望那些喜欢动物的朋友,别去这种“迷你动物园”参观。这种把活生生的生命当卖点、视为商品的做法应该被抵制。如果你是家长,希望让小孩子认识更多的动物,领略生命之美的话,也请别带孩子到这种“迷你动物园”去。

因为在这里,孩子能看到的,只有残忍和黑暗。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图文来自物种日历作者

翼狼Elang,转载请联系GuokrPac

guokr.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