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动物园 >> 上海动物园新闻 >> 正文 >> 正文

专访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是可持

来源:上海动物园 时间:2024/6/1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着持续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是各族人民群众的宝贵文化财富。

自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短短20多年间,中国不仅以42项非遗问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模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道路,为地区和国际层面开展非遗保护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这些生动的实践,彰显了中国一个非遗资源大国的形象,体现了大国担当。

近日,在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举行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中国社科院大学特邀教授马盛德接受环球网文化频道记者的专访,讲述非遗保护的“前世今生”,分享非遗保护与传承在与时俱进中的思考。

“非遗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非遗最珍贵的是文化创造力的体现。”马盛德表示,我们的先民从对遥远又美好的想象转化为思考与探索,最后形成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中国文化的可知性,这对今天人们的创造,是一个极大的激励。

他强调,非遗要走入现代生活,这既是非遗保护的重要理念,也符合非遗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在今天,乡村振兴赋予非遗保护一个新起点,需要人们进一步意识到,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要重视和传播非遗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价值。在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中需要把握好“介入”的尺度,遵循整体性保护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保护生态系统,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友好与文化共享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中国社科院大学特邀教授马盛德(受访者供图)

以人为本非遗是活态传承的

“中国非遗保护这20来年,时间不算太长,但我们的很多理念是走得比较前面的。”马盛德告诉环球网文化记者,相比早在上世纪中期就开始非遗保护的发达国家,中国具有体系性的非遗保护工作是基于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非遗公约》)框架之下逐步开展的。《非遗公约》强调了遗产的“世代相传”“活态性”和“再创造”等重要理念,但并没有“传承人”的概念。而中国在实践过程中,在借鉴国际非遗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开创了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这正是对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的发展,是中国特色非遗保护的重要探索和生动实践。

为什么要认定“代表性传承人”?首先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到非遗是什么——非物质这个概念专家考证,在其法文和英文的原意是:不可触摸。就是说物是可以触摸的,非物质是不可触摸的;日本、韩国把非物质称为“无形文化财”,相对于物质遗产。物质是有形的,长城、故宫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非物质是无形的;如: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传承人身上的高超技艺、国医大师的“望、闻、问、切”等等。这种技艺的存在方式是个体、群体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种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的经验最终转化成为人的一种知识系统,成为一种文化记忆和思维方式而存在。所以“经验、知识、技艺”是非遗传承的核心要素,马盛德强调说。

非遗技艺需要世代相传,这是非遗的特性,也正是非遗独特魅力所在。《非遗公约》之所以强调遗产是世代相传,首先,这是因为非遗的传承是以人为主要载体的。人不可能活千年,物可以存续数千年,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经历了多年,我国山西的应县木塔持续了一千年,这是物质遗产的特性。而非遗的传承就要靠活着的人世世代代的传承,形成代际传承才能不被中断,才能延续其生命力,这是非遗的特性。所以称为“活态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原来的管理非遗的部门由“非物质遗产处”改为“活态遗产处”,就是强化了非遗的活态性特点。

其次,世代相传这个概念符合非遗的传承特点,如非遗的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等模式,每一代之间的传承谱系都非常清晰,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成为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共识性规律,成为人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例如,我国不少民族都有修家谱的传统,家族的传衍在家谱里记录的清晰无比,做法非常严谨科学。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神圣之物,要世代相传,得到保护。

再次,以人为主要传承载体的非遗,其技艺本身很难用文字典籍等手段记录下来,加之我们许多民族有语言无文字,遗产的传承主要靠人与人之间的口传心授、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等方式进行。《非遗公约》里对非遗的分类就有一种叫“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就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