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动物园 >> 上海动物园介绍 >> 正文 >> 正文

游园攻略上海动物园

来源:上海动物园 时间:2022/11/15

顶级咖位:天行长臂猿,大猩猩,科莫多巨蜥,华南虎,美洲鸵,彩鹮,圆盾大袋鼠,缟鬣狗,噪犀鸟(之后我会写几篇小短文专门介绍某些顶级大咖)

中级咖位:黄嘴鹮鹳,黑凤冠鸠,戈芬氏凤头鹦鹉,鲑色凤头鹦鹉,黑头白鹮,合趾猿,戴帽长臂猿

完美展区:除阿拉伯狒狒、熊区、斑鬣狗以外的所有展区(指室外展区)

正如上文所指,上海动物园拥有极其丰富的物种,许多动物在全国范围内都少有动物园饲养,即使我在过去两三年里去了约五六次上动,仍有一部分物种没有总结出来。这里我只是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观察较为容易的物种作为推荐观赏的动物。

戈芬氏凤头鹦鹉(左)彩鹮鲑色凤头鹦鹉噪犀鸟

大鲵就在两爬馆入口处,别小看这个其貌不扬的、狭窄的、暗不溜秋的展区,实际上它完美还原了大鲵的原生环境。上海海洋水族馆那个别墅般的大鲵展区还有点出戏,总感觉是人工环境下养尊处优的大鲵,上海动物园这个可谓是一比一的山间溪流,有层层叠叠的岩石遮蔽,有比说话声还大的流水声,又有散布展区的绿植,游客透过玻璃可以稍稍看到和环境融为一体的若隐若现的大鲵。

上海动物园大鲵上海海洋水族馆大鲵(左下)

科莫多巨蜥,上动去年10月多引进的两条,虽然是亚成体,但科莫多龙的名气摆设在这的,当之无愧的爬行界的王。两个展区联通的,比较小,不过对这种体型的科莫多龙来说已经够够够的了。科莫多巨蜥在两爬馆二楼的尽头,这俩喜欢叠罗汉趴在展区顶部边缘,加之体色问题,很容易被忽视。

其实两爬馆内的展区做得都是可圈可点的,只不过和室外的开放展区比起来,室内展缸给人的影响力不是那么大。

上动近几年一些新建的展区都是极好的,比如乡土动物区、小熊猫展区、长臂猿金丝猴展区。

举例小熊猫展区来说,一半是小熊猫的主要活动场,另一半是一个小瀑布做成的溪流水体,流水提供声音遮蔽和动态视觉。两个小岛中间有树干搭的小桥可供小熊猫来去自由。蓑羽鹤的混养和小熊猫体型上一高一低,丰富了视觉效果;蓑羽鹤还可以在小岛周围的小溪和湖中漫步游泳,使得水体不仅仅充当隔断,也为其他动物提供活动场,使得整个展区变得更加充实。此外,在一处参观面有几根梅花桩作为小熊猫的进食点和活动场所,使游客观赏动物自然行为更方便直观。

小熊猫进食蓑羽鹤

对于一些无法大规模整修的老展区,上动也一直在原有基础上更新换代,比如阿拉伯狒狒展区内一些树干是之前台风时园内被吹倒的树木;南美貘展区也有在添加新的丰容。(图一为阿拉伯狒狒展区,图二为貘展区)

华南虎是野外灭绝的中国特有的虎亚种,现在分布在各地的动物园内,上动的乡土动物区展出有华南虎,前不久还诞下了一只幼崽。

乡土动物区的华南虎

圆盾大袋鼠,虽然叫“大”袋鼠,但实际上体型很小,大部分动物园里饲养的主要是赤大袋鼠、赤颈袋鼠和灰大袋鼠(白袋鼠是赤颈袋鼠的白化个体),圆盾大袋鼠着实比较少见。

缟鬣狗在小兽区一排,小兽区在非洲狮展区的斜下方,找不到小兽区的可以先找狮山和虎山。我于下午2点和4点半两次前往缟鬣狗展区,遗憾的是都未见到缟鬣狗起身活动,只能拍一张打瞌睡的照片。

乡土动物区的豪猪展区和獐展区的混养很有意思,也很有水平。我之后会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这种混养,敬请期待。

上动的相当多展区都属于动物待着很舒服,游客看起来累成狗。尤其是猛禽展区,个别隼会站在地面的石头上,其他诸如兀鹫金雕全都停在树梢顶端,冬天的时候还好,树全都光秃秃的,夏天枝繁叶茂的时候就难受了,抬着头累得要死不说,还根本看不到。如果想仔细看看猛禽的,强烈建议带望远镜或摄像机。此外还有合趾猿和一众长臂猿展区,也是因为展区高度和外围的遮挡问题,导致观察难度颇高,当然展区内部是做得非常好的。

猛禽展区合趾猿展区,反光观感极差

照例说一下不好的地方,一个是斑鬣狗展区,斑鬣狗没有熊那么活跃,俯视展区本身就已经对动物产生极大的压力了,遮蔽又不多,这就导致动物极易产生刻板行为。(下图一二为斑鬣狗展区,三为马来熊展区)

另外的还是中国动物园老花式的熊山和猴山,如果说狒狒展区还因为有水体隔断导致投喂并不盛行的话,那么熊山的投喂可谓是极其猖獗。而且投喂并不只局限于这些坑式展区,环尾狐猴展区有山有水的依然有投喂行为的发生。所以投喂是随着动物产生的,而不是随着展区产生的。

喜欢动物或动物园,想了解更多相关资料和攻略的朋友,不妨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