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社会,无时不刻充斥着各种规则,有的规则总让我们感觉到不安。
英国作家乔治·奥维尔的小说《》里,构建了一个人性被规则强权扼杀的时代,自由被剥夺,思想被压制,情节让人细思极恐。
规则的演变到了今天,又出现了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规则怪谈》,这类规则读罢同样让人细思极恐,比如最有代表性的《动物园规则怪谈》。
这份规则表面是某个城市动物园的几百字游客须知,但是细读下来,会发现里面彼此间有一些对抗性关系,要把游客引向不同的命运。
第一份规则提到:“动物园的饮料店不提供兔子血,如果你在货架上看见了,请不要购买。不要独自停留在兔子园区的树荫下。兔子不会发出笑声。本园没有海洋馆。如果您已经看见了海洋馆,请立刻离开。”
第三份规则是《海洋馆门口张贴告示》,内容是:“请务必遵循以下规定以保证你的生命安全,这是你逃出这个动物园的唯一渠道。进入海洋馆,这里没有人,在门口直接领取黑色的制服穿上。这是向我们工作人员发送接受被救援信号的唯一方法。确保你所在的任何位置都有兔子,逃跑的兔子、兔子周边玩具、带兔子耳饰的人,或者饮料店的兔子血。兔子是我们的暗号,它们象征安全与保护。前往兔子园区,并尽可能不被发现地把这一张纸喂给兔子,然后停留在这里。等你听见明显不来自游客方向的笑声时,就可以离开该园区了。”
后面还有一份《海洋馆员工守则》,赫然写道:“如果借宿的游客穿了和你相似但是是黑色的工作服,拒绝他们的留宿,用强硬手段把他们赶走。海洋馆独立运营,外面没有动物园。牢记这一点。”
后面的规则里还有下面这样的条目:“时刻记住,人类的生命安全比动物的更加重要。必要时牺牲任何动物。不要心软,你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动物。时刻记住自己是人类,不是动物”。
当我们念这些奇怪的规则时,这些文本本身没有什么恐怖场景,但是我们读的时候,会不停地在心里对这些规则之间的空白,进行想象、补充和推理,就越觉得背后的那个东西很诡异。
这个《规则怪谈》的作者十六椰子宣布:这套规则文本有一个唯一正确的解答,但是永远不会公布出来。要是感兴趣的话,能在网上查到原文和各种版本的详细解读。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怪异的东西,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个恐怖冒险游戏的剧本。游戏里一共有5种扮演角色,如果游客遵循不同的规则,会被分别导向8种不同的游戏结局:
有的是什么奇怪的事情都没遇到,快乐地离开了动物园;有的是困在海洋馆里找不到出口;有的是从游客误入歧途,最后变成了兔子。
类似的规则怪谈为什么会让我们感觉到恐怖呢?
这种文体,其实是一种巧妙的恐怖小说文体。它的行文不是个性化的,没有惊悚的情节,只是在交代一个奇怪时空里的规则,用看起来清晰的方式来描述一个混沌的世界。
这会给读者一种感觉,就是我们不是在看别人的故事,而是我们就身处在这套规则之中,这种强烈的现场感会让人忍不住去想规则背后的谜底。
你思考得越深,就会越觉得恐怖,因为你不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什么东西。有一部电影叫《异次元杀阵》,几个普通人莫名其妙地掉进了一个巨大的杀人机关里,他们不断探索这个建筑的运行机制,想办法要逃出去,就是不知道怎么逃。
这其实是一个对人类现代生活的隐喻,理性的规则并没有让我们身处荒谬时变得合理,也没有让我们不再恐惧未知。
那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感受到恐怖呢?我们害怕的东西实际上是跟着我们对世界的感受方式而改变的。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传统恐怖形象的特征都是,民间传说的鬼怪形象,比如丧尸,残疾人、老太婆,或是其他弱势群体。
如果你害怕僵尸或者鬼头,那你不妨问自己:“为什么害怕它们?它们哪个地方让你感觉到害怕?”
实际上,思考并不意味着要找到正确的答案,只是让我们进入理性思考的节奏。当理性开始发挥作用,很多可怕的意象就会被大量现实细节消解,变得不足为惧。
但是这种思维,对付传统恐怖片是可以的,但是解决规则怪谈这种抽象的恐怖感,就不太管用,规则就算让人越理性推理越感到恐怖。
表面上理性的、平等的规则,其实是一种工具和途径,它和我们追求的合理,可能存在断层。
现代社会,很多的权力机关和社会组织都充满了规则,我们用这些规则来定义自己。所以现代人看起来好像很自由,但是我们的情绪里总存在着一种无法消除的不满,就是规则给我们造成的。
在讽刺故事里,明晰的规则操纵在疯子手里,他完全可能通过明晰的规则获得这种权力,于是规则越严整,情节就越荒谬,你不可能和规则讲理。
美国黑色幽默小说《22条军规》里写的:美国空军飞行员中的疯子不能执行飞行任务,只要由他本人提出申请来,可是如果本人提出申请,就证明他没有疯,因为“对自身安全表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