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动物园 >> 上海动物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北京动物园马涛获2020年北京市先进工

来源:上海动物园 时间:2024/12/30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www.bdfyy999.com/xinwenzhongxin/

12月22日,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一批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成就的劳动者,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享受属于劳动者的荣光时刻!北京动物园饲养队大熊猫馆班班长马涛荣获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31年来一直坚守在大熊猫饲养岗位,负责圈养野生大熊猫的育幼、丰容、饲养和展示工作。他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公园人的优良传统,以匠人之心做新时代动物幸福的守护人!传承创新的“马涛工作法”提高了动物福利,作于精细、追求极致,“守护好大熊猫”永远都是他的第一职责。

11:21

择一事,忠一生。马涛说他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选择了动物饲养这个岗位,但是更幸运的是大熊猫选择他作为“奶爸”。如果人的一生以75岁计算有个月,马涛已经度过了个月,其中个月用以长大成人;而个月近31年用来守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耐心的呵护兑现着一名新时代工匠的责任,以匠人之心做新时代动物幸福的守护人,在岗位上践行着新一代公园人的中国梦。

以匠人之心做熊猫的“护理员”

▲21岁的马涛

三十多个春夏秋冬,马涛从一个初入职场的毛头小伙子,已经成为北京动物园饲养队大熊猫馆班的领军人物。俗语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无论风吹雨打,每天清晨就像与时间赛跑一样,取竹子、清扫兽舍、搭配营养套餐、行为训练、做观察记录,目的只有一个,让这些大熊猫能踏踏实实的吃上一顿舒坦的早餐,早一点到运动场与游客见面,健康的在这里成长。而这一系列活儿,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至少需要3个小时才能完成,而他又习惯一气呵成,这一套活干完已近中午才喝上一口水,就又开始了运动场的巡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是这样每天重复性的工作,一坚持就是三十年,他说“我喜欢这份工作,我想把它们照顾好,每天能看到它们健康地在运动场吃竹子,游客也能看到健康快乐的国宝,我就挺开心的”。马涛并没意识到自己的作为就是人家说的“工匠精神”,在他心里只想怎么把这些国宝照顾的更好。

以科学态度做熊猫的“营养师”

多年的工作历练,形成了马涛严格、谨慎、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作为大熊猫饲养班班长,他总是身体力行,带领职工做好日常的动物行为训练,亲自定方案、想措施、现场指挥,手把手教新职工安全操作,确保大熊猫在采血、听诊、做B超过程中不会出现应激反应。在大熊猫的饲料营养方面更是严格把控,对每一只大熊猫都要“量身定制”一个日粮表,以克为单位进行量化,每次操作都要“按方抓药”。

他说,熊猫背井离乡来到首都,虽然免去了觅食的烦恼,但同时也限制了择食的范围,我们要让他们像在自己的家乡一样。因此在竹子、竹笋的选取上,马涛亲自跟随饲料采购员到原产地进行采样,把经过运输的竹子通过冷藏、冲洗、浸泡等几个环节恢复原本的新鲜。在每日的饲料供应上,他会根据大熊猫习惯将竹子切成不同的长度,提供最新鲜的竹子和竹笋,确保大熊猫口粮的“可口性”。

北方的气候较为干燥,所以给大熊猫提供竹子都要量大一些,一只熊猫一天至少需要几十斤竹子口粮的需求,熊猫挑剩下的还要再搬出来,每天这样进进出出要七八次。工作上的“精益求精”已经成为他工作的一种习惯,对于马涛来说这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个追求的目标,没有终点。

以大爱之情做熊猫的“伴侣”

截止年底,共有64只幼崽在这里呱呱落地,马涛直接经历的就有近20只,“陪产、育幼”每一个过程都要守护在“熊猫”身边,每一个环节都要在亲自上手。

年,他参与了大熊猫人工繁殖工作,就此他所在的团队获得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年北京经历“非典”特殊时期,他因守护幼崽,需要隔离不能回家;年雅安7级大地震,他在震区与大熊猫生死与共,关键时刻第一时间就是想着保护大熊猫,日夜守护在他们身边,安抚恐慌情绪。记得在大熊猫“妞妞”的育幼过程中,恰逢妻子的预产期,马涛连续60天坚守在岗位上,不间断观察、记录大熊猫的各种情况,细心照顾大熊猫母仔,确保在最关键时期吃上母乳。而当他医院时,儿子已呱呱落地。儿子参加中考时,马涛要时常去四川照顾疗养的大熊猫,聚少离多,顾不上家里,顾不上儿子……就是这样一个个瞬间,无时不记录着一个饲养员、一个匠人之心的情怀,真爱与奉献!

以传承创新铸就“马涛工作法”

▲大熊猫饲养班合影

大熊猫饲养班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班组,秉承着“爱岗传承团结笃行”的精神,实现了世界首只圈养大熊猫的繁殖成活的突破。马涛作为第三代传承人,又是这个团队的班长,接过的不仅是一份担当,更是一份责任,工作团队不断扩大,年轻人越来越多,作为领航人,他常说:趁着年轻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别怕吃苦受累,要为岗位多做贡献;作为新时代的饲养保育员,最大的骄傲与自豪是看到我们精心繁殖、饲养的大熊猫,作为“外交官”到世界各地去传播展示中国文化,在我们的熊猫馆给中外游客带来欢乐和获得感。这也是我们为下一代真正留下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传承笃行”是马涛在岗位不断坚守的信念,他以守护动物幸福为目标,不断优化饲料营养配方,有计划的开展动物行为训练,有效提升动物健康指标,确保饲养管理水平和动物展示方式提升。通过多年来的实践,马涛摸索总结出能够快速判断出每天大熊猫的健康情况的一套“一查二唤三观四测”的大熊猫状态感应体检四步法。一查,即每日到岗检查大熊猫的“外貌状态、排便状况、食物剩余”三要素状况,判断大熊猫饮食情况;二唤,每天呼唤每一只熊猫的乳名,判断大熊猫反应灵敏情况;三观,每天观察“睡眠、取食、玩耍、走动、爬行”五要素的行为,判断大熊猫精神状况;四测,每天测试“坐、卧、站、走”四个基本行为,判断大熊猫的运动机能情况。

目前,北京动物园的20只“国宝”大熊猫,都在健康快乐的成长,它们既是生物界的活化石,更是传递着一种文化、一种力量和一种伟大的中国精神。马涛带领着大熊猫饲养这个团队,用行动诠释着“爱岗传承团结笃行”的精神,知行合一,传承这个“传家宝”,以匠人之心守护,用热爱回报社会。

马涛说:这份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是属于熊猫班集体,今后将再接再厉带领大熊猫班做好动物幸福的守护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忠于坚守,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公园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让我们向劳模学习、先进学习,传承劳模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争当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为首都发展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