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动物园的偏僻角落,一只引人注目的亚马逊鹦鹉,正清晰地重复“小白兔”、“白又白”、“喵喵喵”等话语。
这里原本不是它的家,它是一只被罚没的野生动物。
疫情发生之后,2月24日起,我国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在全国展开后,被罚没的活体动物数量也随之攀升。
被罚没的野生动物都去了哪里?
6月5日,世界环境日,澎湃新闻记者跟随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官走进上海最大的野生动物“收容所”——承担全市约90%收容救护任务的上海动物园,实地探访“罚没动物们”的生存现状。
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官在上海动物园走访。受访者供图
收容动物从每年十几只到几百只
在上海动物园两栖爬行馆一楼,大型爬宠暖箱中有十几只亚达伯拉象龟,它们或围聚在几处堆积食物的地方进食、或来回踱步、或趴着不动休息。较大的体形和漂亮的背甲,让它们很容易吸引游客的目光。
有两三只亚达伯拉象龟的背上贴着一个小标签。这是独特的记号,显示着它们“收容动物”的特别身份,便于动物管理员们跟踪观察它们。
展馆内,被收容的亚达伯拉象龟,背上贴着小标签,便于管理员进行跟踪观察。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李菁图
在二楼的爬宠暖箱中,苏卡达陆龟和绿鬣蜥共同生活在这里,互不干扰,它们对生存环境有类似的需求。
其中一只苏卡达陆龟有些特别。不像其他陆龟有着高耸圆满的龟背,它的背甲平平,中后部甚至不规则地凹陷下去。
陆龟背甲形状与花纹的长成,往往与阳光照射、钙质补充等因素紧密相关。动物管理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是一只被收容的陆龟,收容前生存环境具体如何,已不清楚。
展馆内,图片近中间位置,一只收容来的苏卡达陆龟的背甲平平。澎湃新闻资深记者李菁图
作为被收容的动物,能够进入展览区域进行展示,或许是幸运的。
今年2月,我国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作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动物,一批在养陆龟被它们的主人送至上海动物园;还有一批动物在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中被罚没。经过评估鉴定,符合条件的野生动物可以在此收容。
记者从上海动物园获悉,该园自年开始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从开始的每年十几只增加到现在的几百只。据统计,年,上海动物园收容的罚没野生动物有29种只。截至年5月25日,该园已收容野生动物60种只,其中鸟类23种41只,两爬类33种只,兽类4种4只。
“以前比较多的就是蛇、龟两栖爬行动物,还有天鹅、鹦鹉等鸟类,现在除了这些,还有狐狸、梅花鹿,甚至还会发现猕猴等灵长类动物。”园方工作人员陈刚介绍。
一只亚马逊鹦鹉会说“小白兔”、“白又白”
而留下之后,这些动物需要接受至少30天的隔离和检验检疫。
今年被收容的陆龟数量激增,上海动物园因此面临更多压力,首先体现在场地上。
因为隔离检疫场所有限,最近被收容的陆龟们在原先作为馆内工作场所的过道中度过它们的隔离期。一条狭长的过道被隔板分为几段,每段中有若干水箱。
隔离检疫区,图中陆龟均处于隔离期,被以原家庭为单位分隔开。管理员按其生活习性提供光照、食物和水。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李菁图
因为不知道它们的健康状况如何,是否有传染性疾病,小型陆龟们以原家庭为单位被安排在水箱内,大型陆龟则在水箱外的地面上生活。动物管理员按照它们的生活习性提供光照、食物和水。
而鸟类隔离检疫区在动物园的一个偏僻角落,每个饲养笼舍的大门旁挂有“必须消毒”和“必须加锁”的标牌。记者在编号为3的饲养笼舍中看到,鸟儿被关在它们原来的笼子里,部分笼子中仍保留有原主人为它们布置的玩具、装饰和窝。
饲养笼舍门外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李菁图
其中,一只亚马逊鹦鹉引人注目。它或许接受过良好的训练,可以清晰地重复“小白兔”、“白又白”、“喵喵喵”等话语。动物管理员说,这只亚马逊鹦鹉是被罚没送过来的国家级保护动物,跟这里的其他鸟一样,现在正处在隔离和检验检疫期。
饲养笼舍对面,一辆挖掘机停在空地上。这里的地面刚被挖过不久,管理员告诉记者,笼舍场地不够用,目前收容的鸟类居住密度已经较高,隔离检疫区正在扩建。
除了场所、设施方面的困难,收容动物的数量、种类之繁多也对园方的保护技术力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陈刚表示,对一些国外引进动物的收容救护,就存在一定难度,其中很多是饲养员第一次接触,饲养方法也是慢慢摸索出来的。
也有一部分本土物种会被科学放生。
“每只野生动物被送来之后,都有一套收容程序。先要过检验检疫关,受伤的动物会进行救护、治疗和隔离。受伤痊愈的和没受伤的健康动物,如果是上海本土的,达到放归放飞条件,能适应上海生存环境的,就予以放归放飞;如果是非本土的野生保护动物,不适应上海的生存环境的,就会在上海动物园进行风土驯化保护,有的有条件了可以予以展示。”陈刚向前来探访的检察官介绍。
检察机关率先启动收容救护工作备案制度
动物们缘何被收容?
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表示,在救护收容的野生动物中,市民举报、饲养逃逸、遗弃等人为因素已占至一半左右。此外,违法运输野生保护动物入境、跨省市倒卖现象增多,这些野生动物在被查获后,很难通过合法途径送回原栖息地。
由于存在巨大的商业利益,一些不法分子仍在顶风作案。事实上,目前的收容救护工作是为违法行为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做兜底工作,在有限的环境中救助保护野生动物。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也于今年5月29日发函表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是对在养野生动物进行科学处置的首要原则,对在养野生动物坚决反对一律灭杀、放生或遗弃。这对救护收容工作亦提出了要求。
面对救护收容野生动物的艰难现状,通过办理郭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一案,上海检察机关率先尝试启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备案制度。
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介绍,绿鬣蜥在美国是比较受欢迎的爬虫动物之一,原产自中南美洲及其周围岛屿,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年,郭某因在家中饲养两只绿鬣蜥被公安机关传唤。据郭某供述,自己在市场上看到这种蜥蜴,它们颜色好看引人注目,而且只吃素食,自己顿生喜意,先后购买了两只绿鬣蜥在家饲养。后来其中一只绿鬣蜥因其养殖不善而死亡,郭某将该条绿鬣蜥寄至陕西制作标本,因被警方查获而案发。
在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郭某自愿与上海动物园签订了《收容救护工作备案》,协议支付人民币元用于园方对罚没保护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工作。
这是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首次启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备案制度,在此基础上,目前已经有两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签订了工作备案,非法交易对象都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物种。
而在去年,该院便与上海动物园合作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并以此项工作为基础与上海市林业部门签订工作备忘录。
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表示,将继续引导犯罪嫌疑人与上海动物园签订工作备案,由其支付一定金额的费用,用于动物园方收容救护罚没动物的支出,并结合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量。
承办检察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推动非法收购者自愿缴付饲养费用,并与认罪认罚相结合,这是在犯罪方和受害方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关系,以犯罪人主动承担责任消弭双方冲突,并通过第三方的参与,修复受损自然资源。
“这是一种体现为经济补偿的恢复性司法。其目的不仅是保护野生动物,更在于打击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买卖行为,提高行为人的违法成本,从源头上杜绝这一行为。”检察官表示。
澎湃新闻记者另采访知情人士获悉,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往往选择体积更小的野生动物幼崽进行批量非法运输,有时还会采取麻醉等手段。由于运输时间、空气环境、排泄物污染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动物在走私过程中死亡率非常高。
检察官在此提醒爱宠人士,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禁止个人买卖。另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饲养方式都很复杂,家庭饲养可能会导致其死亡。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216.html